中心主任桂荷发教授应邀出席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2-10-21 19:09:42]

 

 

2012101213日,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和《金融论坛》编辑部协办,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全国45所高校的金融学院(系)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我国知名金融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康霖教授,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金融论坛》杂志副主编刘彪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桂荷发教授作主题报告。

曾康霖教授作了题为“培养金融人才需要探讨的诸多问题”的主题报告,指出在为谁培养人才问题上,要把握金融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在如何培养人才问题上,要把握层次性和递进性。高校本科生培养应该加强“三基”;硕士生的培养要在本科的基础上,主要向横向发展,适当纵深;博士生培养要在硕士的基础上,主要向纵深发展,争取站在学科前沿。

刘彪研究员在题为“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以工商银行为例”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现代银行业出现四大发展趋势,即公司治理的市场化、经营范围的国际化、业务领域的综合化和行业竞争的国际化,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核心需求,基本需求要求从业者具有跨国界的战略视野、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跨岗位的工作履历;核心需求要求从业者具有卓越的研究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协调能力。

桂荷发教授在题为“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以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系、纽约大学金融系和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经济系为代表的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和硕士课程设置情况,指出其五大特点,第一,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和能力导向;第二,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第三,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丰富学生的选择;第四,模块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第五,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进入课堂。并指出,从课程名称来看,本科生课程的模块设置和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些专题课程和高级课程。本科生课程和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具体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如何实现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教学内容上的有效区分,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并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上一条:
下一条: 江西省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会暨科技金融研讨会在中心召开

 

您是第0位访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江西财经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电话:0791-83816691
推荐使用Microsoft IE6.0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以获最佳页面效果